

年度亮點、特色與活動
品德教育
- 以「律己愛人盡責任 感恩惜福獻社群」為宗旨,統籌及組織各類型活動,令學生親身體會個人對社群、社會、國家及世界的承擔,培育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。
- 舉行不同的活動培訓德育及公民教育大使、憲法和基本法學生校園大使,傳承馬中服務的精神,以助推廣德育及公民教育意識,並讓大使們完善自我。
- 舉辦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動,培養學生感恩惜福之情。
- 一名學生榮獲泰山公德會「孝道之星」殊榮。
公民教育
- 舉辦多元化德育及公民教育活動,並尋求外界機構資源,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。
- 舉辦多項與東華三院有關的活動,並以東東、華華作宣傳工具,以讓學生對東華三院的歷史及服務有更深入的了解,從而培養學生的正面價值觀、學生增加對本院及本校的歸屬感。
- 籌辦服務學習計劃,讓學生走到社區,服務區內人士,從而培養學生服務社區、珍惜所有、關懷別人等精神。
- 舉辦多元化環保活動,推動環保教育。
- 獲香港綠色建築議會認證為綠建環評既有學校(1.0版)「綠建學校」,本校於可持續領導及學習、可持續校園環境等方面表現卓越。


國安教育
- 推動各項國安教育活動,提升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。
- 十六位學生參加《憲法》和《基本法》學生校園大使培訓計劃,於本校協助推動《憲法》和《基本法》教育。
- 積極和不同科組合辦活動,例如和世界歷史科合作推行國家資源保育工作坊,帶領學生到達西貢荔枝莊及海下灣,體會當地獨特景觀和香港的珊瑚面貌,了解國家重要資源,促進學生認識國家安全中的領土及資源安全。
- 推動由國史教育中心及教育局推行的「活報劇•情繫家國」計劃,多位學生共同演出一套和南京大屠殺相關的話劇,增強對國家的認識,同時帶出珍愛和平的重要性。
- 安排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,全校學生到香港歷史博物館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,增進對國家安全的認識。
- 和本校STEAM組協作,於香港學界鑑證比賽中加入價值觀教育元素,於學界推廣價值觀教育。



海外交流團
- 透過不同類型的活動,提升學生對本地、國家及世界各項議題的關注,促進學生品德情意的發展。
- 本年度,本組和中國歷史科、世界歷史科及地理科合辦東歐巴爾幹半島學習團,學生到達克羅地亞棕熊保護區完成服務學習活動,了解愛護動物、保護大自然的重要性。同時,學生到達波斯尼亞首都薩拉熱窩,到達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斐迪南大公遇刺的地點——拉丁橋。學生通過是次交流,學懂珍愛和平、愛惜生命的重要精神。

專業服務
- 本校獲邀於東華三院中學中層領導工作坊作嘉賓講者,講題為「東華三院德育課程拓展計劃及德育教學專業發展課程」,與學界分享本校價值觀教育的安排及成效。
- 本校一位同工為東華三院德育課程核心成員,協助推動院本價值觀教育工作。


社區協作
- 推動各項環保回收活動,培養學生惜物、愛物之情。
- 與香港聖公會聖約瑟堂及區內不同院舍協作,推行服務學習。中二至中五全體同學服務長者及復康人士,藉以培養學生正向價值觀。
宗旨
- 統籌及組織各類型活動,令學生親身體會個人對社群、社會、國家及世界的承擔,培育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。
- 統籌各科、組與德育及公民教育相關的活動,以讓學生「建立健康生活 活出積極人生」。
- 籌辦各項交流考察活動,讓學生走出香港,體會國情、開拓眼界、反思生命。
- 策劃全年周會,拓寬學生視野,培養學生品格及公民責任意識。
目標
- 提升學生德育及公民教育意識。
- 成立環保小組,推動校內環保工作。
- 試行「東華德育課程」,完善教案。
- 統籌及組織各類型活動,令學生親身體會個人對社群、社會、國家及世界的承擔,培育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。
- 籌辦各項交流考察活動,讓學生走出香港,體會國情、開拓眼界、反思生命。
- 培訓「德育及公民教育大使」,發掘學生潛能,推動德育及公民教育。
- 培訓「《憲法》和《基本法》學生校園大使」,發掘學生潛能,推動愛國教育。
成員列表
主席:蔡永光老師
副主席:鄭慶珠老師
成員:戚美寶老師、關芷晴老師、丘子龍老師、杜 輪老師、伍志明老師、彭詠榕老師